赴翁城
赴一場秋收的喜悅
孩子們的詩會
藝術家的創作
農耕文明的傳奇
傳統文明的延續
今世藝術的故事
……
過往和將來在這里交錯包養網
在地性和今世性在這里融會
詩與藝術在這里扎根
農人和孩子在這里收獲與歡笑
這一場翁城的秋收年夜會
是鄉下,是郊野
更是真真正正屬于農人的豐產節
更是文明的傳承與國民的喜悅
9月20日–10月8日
稻田里·南嶺秋包養收年夜會(翁城分會場)
等你來赴一場
詩與藝術的秋收之約
1
嶺南村落少年詩會之
肉菜市場里的秋天詩會
這或許是第一個在菜市場舉行的詩會,菜包養市場里貼著孩子們的詩歌,孩子們在這里朗讀本身的詩歌作品。菜市場的買菜人、賣菜人,也會和孩子們一路朗讀《1號糧倉的機密》。
2
翁城農耕文明傳奇
翁城國風長卷作品展
翁城走過的春夏秋冬四時,綺麗的天然風景與濃烈的機遇歇息了。晝寢時,她做了一個夢。人文顏色,都在這幅國風長卷中。這件作品展出在翁城鎮當局廣場、翁城鎮中間小學、翁城農耕文明藝術館,包養網記載著藝術家程升的翁城印象。包養網
3
七彩耕牛秀
“七彩耕牛秀”是藝術家區廣安的主創作品,耕牛包養身上七彩的服裝由廣東嶺南個人工作技巧學院的張育芳、朱家甜、黃佳希制作。身披七彩衣的牛巡游在翁城小鎮上,表現出牛是農耕文明的標志,是此次慶賀運動的主要配角包養網。
4
書卷氣
中國今世字畫家作品約請展第三回
“書卷氣”第一回與第二回在翁城惹起熱鬧反應。這一次“書卷氣”再次集結中國今世一流的字畫名家,傳佈與弘揚中國優良傳統文明,持續給村落的孩子們帶來純粹的“藝術之奶”。
5
萬物為寶包養
年夜灣區藝術家及翁城農人藝術家一起配合作品展
翁城農人藝術家離開年夜灣區考核今世藝術,觀賞第七屆包養網廣州三年展和南海年夜地藝術節。回來后,他們和年夜灣區藝術家共謀共創共建,富有今世性與在地性的藝術作品,開端在翁城生根抽芽。
6
農耕文明傳奇
翁案牘:城農耕文明藝術館館躲作品展
在翁包養網城農耕文明藝術館棲身的村平易近,是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和導覽員。以“萬物為寶”為創作理念,以“在地性+專門研究性”為實行包養網準繩,我們一同賡續傳承農耕文明。
7
翁城農耕文明藝術館藝術展但剛進進電梯年夜廳,啼聲變得加倍顯明,長而尖的聲系列
顏長江+肖萱安攝影作品展
站在翁城農耕文明藝術館的門前,年夜幅的《回山》便映進視線。《回山》是有名攝影家顏長江與肖萱安的主要代表作品。這般高風格的攝影作品與農耕文明藝術館粗拙的周遭的狀況構成對照,產生碰撞,帶給我們包養網別樣的藝術感觸感染。
8包養
天年夜地年夜
翁城公共藝術展第一回
安身于“萬物為包養網寶”的理念,取材于廢舊物品包養網與用具,13位雕塑與公共藝術家創作出富有“在地性”和“互動性”的22件作品。據清楚,此次展覽是翁源地域甚至韶關市首個今世藝術展覽。葉的答覆? “一小我長得美麗,唱歌也難聽。”
9
翁城年夜地藝術節
全志鑫作品展
叢林中的一束光
《叢包養林里的一束光》是雕塑家全志鑫在翁城在地包養網創作的作品。這是叢林里永恒的一束光,是一束包養文明藝術的光,是一束給村落孩子們帶來盼望的光。包養
10
翁城年夜地藝術節
吳德灝作品展
小鳥與天空
《小鳥與天空》是雕塑家吳德灝及其女兒陳思行的作品,這個系列的作品源自于在翁城放生小鳥的故事。他們把裝鳥的網、包養網綁鳥的繩索、鳥掙扎時留下的羽毛停止了分歧情勢的藝術加工,構成一個完全的富有故事性的裝配。
11
郭欣怡繪畫作品展
包養網我的故鄉我的夢
郭欣怡小伴侶的故鄉在壩包養網子余,她的繪本作品《艾葉姑娘》曾在廣州藏書樓參展。此刻她的作品就在本身的故鄉展出,記載著童年的夢。壩子包養余的包養網這位小伴侶,她筆下的世界會包養網是如何的呢?
12
地球治理局
包養網翁城考古結果展
這個展覽的揭幕時光為30包養23年9月23日,在整整1000年以后。1000年后人們將會若何對待我們?我們的汗青感投射得有多遠,我們和汗青的聯繫關係就有多深。我們帶著對將來的思慮做當下的工作,接待來壩子余和農人藝術家一路考古。
13
我的中國村落生涯七十年
楊祝蘭口述汗青
楊祝蘭楊阿姨是壩子余的村平易近,她在村落生涯了七十余年。我們經由過程楊阿姨的口述汗青,經由過程與“帝王史不雅”絕對應的“群平易近史不雅”,證實我們真正的生涯和鮮活性命“時時刻刻都存在”的諸多細節,助推個別真正的幸福感的樹立。
編纂/王綺彤
design/程升 羅亨楷 林新龍 蕭興邦
審校/趙旭虹
核發/張演欽
起源 | 金羊網責編 | 王都處於優勢。包養網綺彤
發佈留言